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,立足新发展阶段,贯彻新发展理念,构建新发展格局,在迈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,建设与时代发展同步的高品质园林绿化和景观风貌,进一步提升园林绿化的多元价值,发挥其维育生态质量、优化人居环境、增进百姓福祉的综合功能。
会议期间,中国风景园林学会联合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、江苏省住房城乡建设厅、中国建筑学会、中国公园协会共五家单位共同发布了《新发展阶段城市园林绿化江苏倡议(2021)》。全文如下:
新发展阶段城市园林绿化
江苏倡议(2021)
全文
千百年来尤其是工业文明以来,人类一直在探寻城市与自然有机结合之道。园林绿化是城市中可观可感可亲近的自然生境,构筑了城市的自然生态本底,也是城市中“诗与远方”凝练复合的理想空间,承载着人民的美好生活,彰显着城市的人文精神,是城市品质的重要体现。江苏自古文化荟萃,素有“人间天堂”美誉,是理想人居之地,也孕育和发展了独具特色的江南园林。改革开放以来,江苏致力于人居环境改善、园林文化传承,持续加强园林绿化建设,率先实现了国家园林城市设区市全覆盖,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数量全国领先。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,立足新发展阶段,贯彻新发展理念,构建新发展格局,在迈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,我们有责任建设与时代发展同步的高品质园林绿化和景观风貌,进一步提升多元价值,发挥其维育生态质量、优化人居环境、增进百姓福祉的综合功能。这是新发展阶段园林绿化行业共同的使命担当!
今天,我们相聚南京,立足当前,面向未来,共商发展之策。我们倡议让城市园林绿化更绿色生态、更功能多元、更美好宜人,我们期望通过行业共识的达成,提升全社会的广泛认知,共同致力推动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家园。
聚焦园林绿化绿色低碳的生态功能,我们倡议:
1、编织多维生态绿网。尊重地域自然条件,以城市绿道、林荫道、滨水蓝道串联整合各类公园、绿地、湿地、风景林地、自然保护地,形成自然融通的蓝绿生态网络;编织连续贯通的各类生态空间、海绵空间等活态化系统,让水、植物、土壤等自然要素有机汇入城市,最大化地发挥绿地系统的生态效益,将城市融入自然。
2、拓展绿色碳汇空间。用绿色修复生态环境受损地,恢复绿色生态空间;让绿色渗透城市的每个角落,向建筑物、构筑物、道路、街巷、庭院等空间拓展延伸;整合设施功能,织补小微绿地,将边角地、背街小巷、高架桥下的灰色低效空间转变为绿色潜力空间;将慢行、休憩、健身、停车等室外空间林荫化,增氧汇碳,降低城市热岛效应。
3、提升滨水生态质量。梳理贯通城市河湖水系,破除水体与土壤、植物的硬质阻隔;恢复生态驳岸和自然岸线,以绿廊护蓝脉,提升水体循环和自净能力,增强水系、绿地蓄水功能,打造水美岸线,再现“清水绿岸、鱼翔浅底”的良好生境。
4、保护生物多样性。贯彻落实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,普及应用乡土适生植物,复层种植乔灌花草,恢复地带性水生、陆生等植被群落,为动物打通迁徙廊道;让绿地系统成为生物链恢复的基地,让我们生活的家园既有四季的美丽风景,也有自然的鸟鸣虫啼。
5、建设绿色海绵体。保护城市中的每一处绿地、每一条水系,因地制宜,系统筹划,优化竖向空间,让自然做功;科学利用雨水资源营建雨水花园、小微湿地,减缓雨水径流,蓄水泄洪,提升绿地系统自然积存、自然渗透、自然净化雨水的海绵功效,让蓝绿空间相得益彰。
6、营造近自然园林。遵循自然法则,应用地带性植物,减少化肥、农药、强光、密植、重修剪等人工干扰和损害;落实生态节约的建设理念,提升有限用地的生态效益,用近自然、群落式、低维护、可持续的方式营造城市绿色生态空间,让生命之绿充满自然生机。
聚焦园林绿化多元共享的社会功能,我们倡议:
7、让绿地成为居民便捷可达的生活空间。采用绣花、织补等手法,结合城市更新,建设居民身边小而美的口袋公园、小微绿地;优化和均衡绿地布局,实现出门5-10分钟即有一片可休憩、可交往、可健身的绿色共享空间,完善城市公共服务需求,提升街区、社区品质与活力,重塑有温度的社群生活。
8、让公园成为意趣盎然的活力空间。在公园中融入功能相宜的公共服务设施,细分需求,强化互动,以“公园+”注入多元活力,增加吸引力;让公园成为文化教育活动的场所,为居民提供健康美好的精神生活,营造功能多元、内涵丰富的活力场景。
9、让绿道成为亲近自然的体验空间。用绿道、慢行步道、自行车道串联山、水、林、园等绿色开放空间,衔接居住、教育、文化、体育等生活场所,构建绿色通勤、健身游憩的生活步道,让居民行走在绿中,骑行在林中,亲近自然、拥抱自然。
10、拓展后疫情时代的健康空间。加强园林绿地与健身、康体空间的结合,设置健身步道及康体设施,提升户外绿色公共空间减缓压力、调节身心的功能;完善无障碍、全龄友好设施建设,提高游憩安全性及舒适度,让城市中的园林绿地成为舒缓身心、自然疗愈、促进健康的首选地。
11、完善城市防灾应急的安全空间。平灾结合,提前谋划,将城市安全卫生功能融入公园绿地,作为城市防灾应急的战略留白和弹性空间;开辟防灾避险通道和场所,完善应急设施,实现平可游、灾可避,让城市更具风险抵御能力、更有安全韧性、更富人文关怀。
12、让绿地无界,让绿色共享。建筑既是城市功能的组成,也可以是绿化的空间,利用垂直绿化、屋顶绿化,柔化硬质空间,降低建筑能耗,提高绿视率,打造多维空间景观界面;鼓励临街、有条件的单位庭院拆除围墙,让围墙内的绿地融入城市公共开放空间,推进绿色空间社会共建、全民共享。
聚焦园林绿化诗意美好的人文功能,我们倡议:
13、在传承创新中弘扬园林艺术。秉承“天人合一,道法自然”的哲学思想,传承古典园林的自然与人文艺术精髓,创新发展现代造园技艺,以古为新;精心雕琢“一砖一瓦,一草一木”,营造兼具传统审美意趣、当代美学特质和时代人文精神的园林精品和景观空间,推动传统园林艺术社会化,提升大众审美,满足人民对更美好生活的向往。
14、让行道树增添城市的空间特色。推广种植乡土适生的落叶乔木,配置丰富的中下层植物,形成季相分明、景观优美、特色各异的城市林荫道系统;让街头既有夏日林荫,又见冬日暖阳,让建筑的人文情怀、自然的四季美景共同塑造城市特色空间。
15、用绿色串联起城市的美好客厅。通过道路、河流、沟渠、废弃铁路线、风景路等沿线绿道、绿廊、绿带,连接公园、绿地、广场及自然、文化等特色资源,形成复合的城市公共空间体系,系统塑造城市空间特色;整合绿色、蓝色、灰色空间,推进园林、景观与建筑的深度融合,建设更多具有时代性、在地性的绿色共享空间,让城市更富审美意味和文化品位。
16、让园林绿化展现四季变换的风景。大到自然山水,小到院落街巷,有绿色的地方就应有变化的四季;优化植物配置,让藤蔓爬满街墙,让花街花巷、花墙花廊总能不期而遇;让春花、秋叶的绚烂在城市中绽放,让夏荫、冬阳的舒适伴随每日的出行,让多彩四季陪伴城市生活,周而复始、生生不息。
17、让草木花香走进千家万户。让绿植、花艺成为家庭必备,让一盆花、一丛绿成为阳台、露台、庭院的风景,怡情养性、净化心灵,提升生活品质和审美情趣;用园林园艺点亮身边美好诗意的生活空间,让爱园林、爱美好、爱生活成为城市风尚。
18、让我们用心守护绿色与自然。心怀自然、尊重自然、顺应自然,让我们每个人都成为城市绿色的守护者、保护生态的践行者;倡导简约适度、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,以行动重塑人与自然和谐的亲密关系。
身处这个伟大、美好的新时代,面向新的发展阶段,让我们致力于推动功能多元的城市园林绿化,建设高品质的生态园林城市,携手共绘山水人城景和谐相融的美丽人居新画卷。